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
另一類烏托邦--《美麗新世界》(Brave new world)
今個假期看了 《美麗新世界》這本書,書不厚卻很難忘。《美麗新世界》是阿道斯‧赫胥黎(1894~1963)在1931年創作的一部著名作品,與薩米亞丁的《我們》和喬治歐威爾的《一八九四》並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。
故事中的美麗新世界把人分為五個階級,分別為阿爾法、貝塔、伽瑪、德爾塔、愛普西隆,在人出世之前,繁育中心會以科技培養胚胎,並按各階級「設定」每個人的智慧、行為、想法等,同時亦會控制及滿足他們的本能。如愛普西隆這階級是最低級的,以人工的方式令其腦部缺氧,因此造成痴呆,只會做普通的體力勞動及只能說單音節詞彙。
和美麗新世界相對的是蠻荒世界(保留區),這可說是像我們現身處的世界,人們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觀、情感等,不受科技「設定」影響。故事中負貝塔人琳達被留在蠻荒世界,並生下野蠻人約翰,其後兩人被同樣被逐出新世界的正阿爾法人柏納德‧馬克斯帶回新世界。而故事大抵是說約翰為了自由而努力,但最終失敗的故事。約翰由對新世界的嚮往,到後來的失望、以生命來結束對自由的追求,這亳無疑問是一個很有力的諷刺。
在生活在新世界的人來說,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沒有價值的,親情亦然。他們認為父親或是母親,這個名詞都代表著邪惡、淫穢,而不是將他們帶來世界的人。而他們的心中只有快樂,沒有悲苦或憂傷,而這種快樂是依靠著藥物--蘇麻而產生的。小說中的蘇麻有點兒像現在的迷幻藥,人類服用後便不會有煩悶等情緒問題。因此當琳達死後,約翰為此而傷心難過時,他們卻認為這不值得難過的,對於「愛」是什麼這個問題,他們不知道,更不會去想,因為他們早而被「設定」了,更不會明白何謂悲痛。我們一直認為人最珍貴的「愛」,在他們心目中顯然是不值一毫的,這樣對人性的扭曲,不禁令人心寒。
現今的社會雖然還未像故事所呈現的新世界,卻與蠻荒世界距離越來越遠,當我們不斷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外,又有沒有在人性、精神上的有所提昇呢?物質是否真的可以令人得到真正的朋友、快樂?自由何價?是人類使用科技?或是科技控制人類?
附:有意思的句子(其實有很多,恕不能盡錄)
1. 「文明的幼稚在於太輕而易舉了」
2. 「當時人們甚至連自己的慾望都控制住。怎樣的都行,只要有安寧的生活。我們從那時起一直控制著了。當然,這不很有利於真理,可是卻頗有利於快樂。人不能不勞而獲,快樂必須付出代價才能得到。」
3. 「我不懂你的意思。我是自由的嘛。可以自由地擁有最美好的時光。現在人人都快樂。」
他笑了,「對,『現在人人都快樂。』小孩子從五歲開始就被我們灌輸那句話。但是你難道不想以另一種方式的自由去快樂,蕾寧娜?譬如說,以妳自己的方式;而不是其他每個人的方式。」
4. 「朋友的主要功能之一,是忍受我們意欲而不得加諸自己仇敵的懲罰。而這種懲罰是以一種較緩和而象徵的方式施行的。」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