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作家馬格斯.朱薩克(Markus Zusak)於2005發表了《偷書賊》(The Book Thief )這本以反戰為主題的小說。
故事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的德國,由死神這個旁觀者敘述主角莉塞爾的一生。莉塞爾的父母把她和弟弟交由別人領養,但在前往慕尼黑途中,弟弟死了。在葬禮中,莉塞爾撿走了她人生的第一本書--掘墓工人的手冊,以紀念她永遠失去的家。養父開始教她識字,朗誦手冊內容,莉塞爾慢慢進入書的世,貧窮的她更「瘋狂」地偷書來看,書彷彿成為了她的一切。文字世界使她「忘記」了苦難,亦幫助了身邊受苦難折磨的人。她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麥克斯、躲入防空洞中的人朗讀故事,讓他們暫時忘記現實中的痛苦.....
《偷書賊》不但是呈現了戰爭的問題,同時亦讓人去反思人性的問題。死神曾經說:「我不斷地高估人類,也不停地低估他們;我很難給人類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。同樣是人,怎麼有人如此邪惡?又有人如此光明燦爛?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,又同時這麼光輝呢?」
其實不單是死神難以決定人類的是善是惡,即使是我們自己也難以下定論。每個人心裏都住著天使和魔鬼,分別代表著我們人性中光明和黑暗的一面,是善是惡往往只在我們一念之間,奈何我們大多是呈現人性的黑暗,而並非光輝。我們總是以為自己不可能敗給魔鬼的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你有沒有一刻的自私?一刻的懦弱?一刻的邪念?
「人哪!人性縈繞我的心頭不去!人性怎能同時間如此光明,又如此邪惡!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